足健法在全世界的概況(文/陳明仁先生)----------------------------

  足部反射學的歷史記載由來:由國際反射學者會議組織的主席(美國反射學者Christine Issel)所著的書中記載,足部反射學的歷史與背景,經由陳明仁先生翻譯成中文版本-【反射學的藝術、科學與歷史】。

icon-foot_ff 從公元前2500年至西元1850年的古代史歷史顯示:

1. 埃及有最古老的文獻記載:源自考古學者自埃及法老王墓碑中壁畫所帶回的繪畫中記載,醫生幫病人的手部與足部進行按摩治療的情景。證明古代埃及與希臘、阿拉伯人都明白此一方法。由於沒有詳細文字的記載,因此僅僅以圖騰與口傳加以印證。
2. 印度釋迦牟尼的腳印,也顯示他們運用足部反射法。並在印度的宗教中,足部的圖騰代表宇宙的各種象徵,以表示人體內器官的功能。
3. 中國的歷史自黃帝內經記載起流傳至近代,於街坊的一種民俗療法,參閱源流圖。
4. 歐洲在近代史的公元第五世紀到十四世紀中,被稱為『區域反射療法』或是『按壓療法』,德國生理學者在1771年先行提出“反射”:描述運動肌的反應;英國生理學者也引進“反射活動”:指出無意識的反射與自主活動的區別。


 icon-foot_ff 西方近代歷史(西元1850年至1962年)的反射學記錄:

1. 1838年~1840年間美國的聯邦政府將“查拉幾人”遷徙至奧克拉荷馬州定居,這群北美洲原住民在先民的傳承中,擁有這項技術,但無文獻記載。
2. 1879年英國的倫敦神經學會從心理的、生理的、解剖的、病理的角度,看神經科學的領域,領導未來50年的神經科學。(水泡療法)
3. 1893年法國的M. J. Babinski 以劃足底可張開足趾,證明足部神經的功能。
4. 1895年美國的Dr. William Fitzgerald在佛蒙特大學獲醫學學位,並前往英國與奧地利工作,擔任Prof. Politzer與Prof. Chiari 二位教授的助理,對於『區域療法』的發展有很大的助益,並被稱為『反射學之父』。
5. 1902年德國 Dr. Alfons Cornelius 提出『按壓療法』,證明引起的肌肉收縮、血壓改變、肌體溫度與溫度的變化,並直接影響到病人的心理狀態。
6. 1917年美國Dr. William Fitzgerald.率先提出反射學的區域療法理論.用木雕刻劃出十個區域。(受到保守醫學界人士的強烈反對)
7. 1904年時,俄國的Dr. Ivan Sechenov他的研究:發現胰臟的分泌神經獲得諾貝爾獎金。
8. 1906年英國的Sir. Charles Sherrington在著作中-【神經系統的整合活動】對於神經科學的研究有很大的貢獻.在多年的研究工作中,於1932年獲得諾貝爾獎金。
9. 1932年蘇聯的Dr. Vladimir Bekhterev為反射學從精神與社會的層面提出作出新的定義。
10. 1938年美國的Mrs. Eunice Ingham是一位不為醫界動搖的人士,對於反射學有非常重要的貢獻。(一是不要過度刺激.二是推廣到廣大群眾.如此學習以幫助自己與家人和朋友)被稱為『現代反射學之母』,其推廣的方法,至今仍被稱為Ingham Method-英哈姆法。
11. 1983年瑞士的Mr. Noelle Weyeneth因執反射療法的業務而坐牢三星期,如今政府卻撥款資助其發展。


 icon-foot_ff 台灣方面的推廣與研究,自1978年起由瑞士籍吳若石神父開始推廣與普及到全亞洲與世界的。

1. 1979年先有一群天主教教會的教友與吳若石神父Fr. Josef Euguster學習,以服務眾多來自各地求診病患。
2. 1981年陳氏兄弟受吳神父之託,成立『若石健康研究中心』,研究與推廣此法。
3. 1982年成立『若石健康研究中心』更名為『國際若石健康研究會』,陳茂雄先生擔任創會人;陳茂松先生擔任執行會長,以研究發展、教育推廣、社會服務為研究會三大宗旨.定名為『若石健康法』,並推廣到全世界四十餘國。
4. 1986年初『國際若石健康研究會』出版若石健康法-自學手冊,為中文第一本著作.由陳明仁先生編輯完成。
5. 1988年7月由『國際若石健康研究會』在中華民國台北舉辦『88'台北若石健康法世界大會暨學術研討會』吳炳偉先生擔任大會議長。與『吳神父腳底按摩法聯誼會』的成立為同一年。由蘇崑林先生擔任會長,陳金波先生擔任秘書長。
6. 1988年12月由『國際若石健康研究會』在廣州醫學院舉辦中國首次若石健康法師資培訓班,奠定了近代以來最具規模的反射學術結合中西醫學的學術研究,由陳中幹先生大力引進,並普及於中國社會的保健反射療法。杭雄文先生於1990年與陳氏兄弟認識,於1991年7月合法成立『中國足部反射區健康法研究會』,並於近代中國反射學派中成為最大與最具學術規模的一支。
7. 1990年7月由『國際若石健康研究會』在日本東京舉辦『90'東京若石健康法世界大會暨學術研討會』。峰山博己先生擔任大會議長。折田充先生擔任準備室室長,1991年3月成立日本21若石健康研究會的執行會長,於1992年6月與杭雄文先生於上海進行第一次的中日反射學會談。
8. 1991年7月通過內政部審核成立「中華民國足部健身運動協會」合法組織社會團體。由陳金波先生擔任第一屆理事長。正式進入合法的社會團體時代。
9. 1992年7月由『國際若石健康研究會』在馬來西亞 吉隆坡舉辦『92'吉隆坡若石健康法世界大會暨學術研討會』。吳星瑩女士擔任大會議長。
10. 1993年11月中華民國行政院衛生署發佈「腳底按摩為民俗療法,不列入醫療管理之行為」公告。1993年王敏幸先生參加北京學術研討會,陳明仁先生提供論文發表為唯一台灣的一篇論文:足部診斷心得分享。
11. 1993年7月通過「中華民國足部健身運動協會」改選理事長王敏幸先生擔任第二屆理事長。1994年
舉辦第一期的足健師培訓課程。
12. 『國際若石健康研究會』分別於1994年在奧地利 茵斯布魯克城、香港1997年、台北2000年舉辦『若
石健康法世界大會暨學術研討會』。
13. 1995年7月會員大會通過「中華民國足部健身運動協會」更名「中華足部反射區健康法協會」。選
舉由陳清海先生擔任第三屆理事長。1996年舉辦第二期的足健師培訓課程。
14. 1996年1月通過內政部審核將「中華民國足部健身運動協會」更名為「中華足部反射區健康法協會」。字號為台內社字第8573202號。
15. 1997年7月通過「中華足部反射區健康法協會」會員大會選舉由鄭英吉先生擔任第四屆理事長。陳明仁先生擔任秘書長,展開協會內部組織的重整與建立有系統的各委員會分工機制。申請足健通訊雜誌成為市面發行的雜誌。
16. 1999年9月夏威夷舉辦第七屆『國際反射學者評議會』世界大會。主題:東、西方反射學大交流。由第四屆理事長鄭英吉先生與秘書長陳明仁先生一同率領台灣團,包括台灣、日本、香港的會員參加。於夏威夷的第七屆反射學者會議中,世界各國接受台灣近代所推廣與研究的成果。並申請加入ICR成為國際團體會員。
17. 1999年12月20日,於圓山大飯店舉行「中華足部反射區健康法協會」第五屆第一次全國會員大會。
由鄭英吉先生連任第五屆理事長。並為吳若石神父舉行六十歲生日慶祝晚宴,承蒙副總統連戰先生
指派立法院長王金平先生蒞臨會場指導與勉勵;晚宴中,行政院長蕭萬長先生親臨壽宴勉勵致詞與
共享晚宴。
18. 2000年7月由『國際若石健康研究會』在中華民國台北舉辦『2000'台北若石健康法世界大會暨學術研討會』,集結各分會組織分享研究成果。
19. 2001年9月意大利羅馬舉辦第八屆『國際反射學者評議會』世界大會。吳神父受邀參加,再次代表本會參與國際會議。
20. 2001年12月通過「中華足部反射區健康法協會」會員大會選舉由陳明仁先生擔任第六屆理事長。建立各委員會運作機制。並由各區委員會聯誼與義工委員會義診活動,帶動協會知名度。並假設網站
使足健法無遠弗屆。
21. 2002年第七屆北京反射學術研討會,中華足部反射區健康法協會組代表團17位會員參加盛會。
22. 2002年中華足部反射區健康法協會第六屆第二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中,表揚足健法中最佳貢獻終身成就獎-王敏幸顧問。及其他獎勵。並舉辦敬老慶生會活動。
23. 2003年第九屆『國際反射學者評議會』世界大會在牙買加舉行。
24. 2003年九月第一屆足健學術技術交流大會在台北世貿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十月第一屆東南亞反射學術研討會在馬來西亞舉行,中華足部反射區健康法協會組代表團17位會員參加盛會。同年十二月第七屆第一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中,表揚足健法中最佳貢獻終身成就獎-陳勇資深理事。吳若石神父辭本會永久名譽理事長。
25. 2004年中華足部反射區健康法協會榮獲內政部92年度全國評鑑為甲等社團。
26. 2004年中華足部反射區健康法協會籌組學術研究小組,聘王敏幸顧問擔任召集人。發起籌組中華民國足部反射療法從業人員職業工會,各縣市成立於台北市、台北縣、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台中市、台南市、高雄縣八縣市,並發起籌組全國聯合會,以保障從業人員權益。
27. 2004年第八屆北京反射學術研討會,中華足部反射區健康法協會組代表團20位會員參加盛會。
28. 2005年中華足部反射區健康法協會組織中華民國足部反射療法從業人員職業工會聯合會,成立全國聯合會辦事處協助各縣市包括台北市、台北縣、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台中縣、台南市、高雄縣八縣市,各項業務會務及財務等工作,並積極徵去會員福利及教育與職業檢定等工作與法令制定,以保障從業人員權益。


icon-foot_ff 其他方面的比較:

比較內容

台灣地區的反射學

國際反射學者組織的反射學

歷史的比較

由近代的吳神父傳承,追溯傳統醫學的精髓,而追認出中國古代傳統的民俗療法。

由近代醫學的研究發現此一方法,但卻為主流醫學所排斥,直到近年來才普遍傳播。

組織的比較

以個人為主的組織較多。唯一國家級內政部設立的社會團體的組織,名為「中華足部反射區健康法協會」,成立於1991年。另有一國際組織,名為「國際若石健康研究會」,成立於1982年。

以個人領導為主的組織很多。但有一國際型的團體組織,名為「International Cuncil Reflexologist」簡稱「ICR」,於加拿大多倫多市,成立於1990年。

基礎的比較

中國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

西方現代醫學

理論的比較

運用「國際若石健康研究會」所研究的三大理論,包括:反射原理、循環原理、平衡原理等運用現代醫學為理論基礎、傳統醫學的五行生剋與陰陽平衡原理為理論架構的理論學說。

包括生理學、解剖學、病理學、生物化學、營養學、心理學、哲學、經濟與會計學、英哈姆法、其他反射療法等。

手法的比較

輕、重手法共有十二式,包括按摩、推拿、點穴等手法。

輕手法有八式,以揉捏與輕揉為主。

工具的比較

可運用手部(指腹與指顆)與各式各樣的輔助棒等工具

以手指、手掌為操作工具

療效的比較

強調治療與保健的效果

強調放鬆與保健的效果

推廣宗旨的比較

建立個人自我保養的觀念,負起自己的健康是自己的職責。從自我健康到關心全民的健康。

以個人為對象,培養從業人員

教學方式的比較

依學習進級的程度區分為:
(1) 初級自我保健課程(8小時)
(2) 中級家庭保健課程(15小時)
(3) 高級社會保健課程(36小時)
(4) 專業訓練課程(60小時)
(5) 師資培訓課程(24小時)

西方的課程以五年488小時到817小時不等。修研課程的學分包括生理學、解剖學、病理學、生物化學、營養學、心理學、哲學、經濟與會計學、英哈姆法、其他反射療法、藥草療法、芳香療法、順勢療法、反射生理學、生物療法、運動療法、診斷。

組織成立與推廣研究的比較

以台灣為主,並推廣到全世界包括美國、加拿大、德國、奧地利、荷蘭、澳大利亞、紐西蘭、中國大陸(香港)、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印尼、印度、南非、巴西等四十餘國地區均有普及。

全世界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瑞士、瑞典、德國、奧地利、挪威、芬蘭、丹麥、荷蘭、澳大利亞、紐西蘭、中國大陸(香港)、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印尼、印度等四十餘國均有普及推廣的組織。

國界的比較

台灣的組織與淵源並推廣到全世界。

全世界性的大結合。

反射區位置認定的比較

以感恩吳神父為主體的圖騰,加以修正,建立專業人員自我的形象。

圖形差異性較大,具有包容性。每國每位專業人員都有其自己的圖騰。

反射區應用

辨證與各式各樣的操作手法。

基本的操作式。於耳朵、手部與足部。

未來的發展

以現代醫學為基礎,結合協會與學會 工會等組織,建立學校,培訓專業人才,朝向歐美的發展模式。足健員與足健師技術認證的培訓計畫。

以美國為最具規模的團體,包括協會與認證團體及成立學校推廣此法。


 icon-foot_ff 台灣地區足部健康法的比較:

作  者

著   作

內 容 概 述

李百齡翻譯

病理按摩法 71年3月

翻譯自瑞士馬莎薇護士著作,以經驗為主,原文英文版名稱為Good Health For the Future

國際若石健康研究會(陳明仁編著)

若石健康法足部反射自學手冊 75年1月

國人第一本著作,有理論有見證有操作的手法技巧

曾良時著作
(作者已故)

A. 病理按摩的理論與實踐 75年2月
B. 走向健康之路 76年5月
C. 怎樣做好腳底按摩  77年

以報導經驗為主的著作,曾經非常暢銷,提供消費者對足健法的信心大增,但作者已過世。著作已不在市面銷售。

吳長新著作

A. 中國神功 75年
B. 手足按摩新法 76年1月

結合中國醫學傳統技術的手法與理論

倪其模翻譯

腳底反射區病理按摩 75年

以簡單的描述操作反射區譯自日本

鄒進福著作

A. 病理按摩法(透明篇) 78年
B. 病理按摩法(擴增版) 82年

以經驗的傳遞與手法運用為主

吳神父編著

綜合足部反射區健康法(配合錄影帶) 79年

經若石健康研究會授權轉印的內容,為吳神父第一本著作

李世敏著作

怎樣正確有效做腳底按摩  81年

以醫師的角度驗證足健法的效果,提供消費者肯定足健法的見證

杭雄文著作
杭雄文翻譯

A. 足部反射區健康法學習手冊 80年
B. 反射學的技藝、科學與歷史 82年

經若石健康研究會授權轉印的內容,另一本為美國反射學者的著作譯本

林盡富著作

健康自療法(腳底施壓) 82年

以自學足健法為論述的著作

陳 勇著作

A. 足部反射區健康法 82年
B. 手足反射區健康法 85年

以介紹個人研究經驗的內容論述,中英文論述足健法的功效與手法

章齊茂著作
(作者已故)

章神父三合一病理按摩療法 87年

以按摩棒操作,依據經絡理論與淋巴引流結合為三合一療法,但作者已過世。現由弟子吳崑山先生代為推廣。

陳金波著作
(作者已故)

A. 學習腳底按摩第一本書 88年
B. 怎樣腳底按摩最健康 90年3月

將個人收集相關的理論與簡化的操作方式論述,提供病例與操作方式,但作者已過世。著作仍在市面銷售。

陳明仁翻譯

反射學的藝術、科學與歷史 89年7月

為美國反射學者的著作繁體字譯本。

吳神父、鄭英吉著作

吳神父新足部健康法 90年12月

以個人對足健法操作的按摩棒經驗與對於中醫理論的運用技術,以吳神父合著的名義出版

吳若石神父著作

知足常樂回憶錄 90年12月

以吳神父在台的三十年回憶錄寫成自傳,將其精采的台灣生涯寫成著作

江慶興著作

知足常樂足部健康法 91年3月

以個人對足健法操作經驗與對於理論的運用技術

陳明仁審定

腳底按摩 92年1月

以簡單的手法操作,提供消費者第一本全彩編輯足健法的入門DIY書籍

陳明仁著作

足部按摩-
(I)健康生活入門篇 93年1月 作者(共三本) (93.)
(II)擺脫文明病實用篇 93年3月
(III)青春養生進階篇 93年5月

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將反射學的理論,分為三冊,為第一套全彩編輯的足部按摩系列書籍,在各反射區位置與功能上一一解說,並將手法操作的按與摩的技巧,對症處置的方式,提供消費者簡單易學的入門DIY書籍,對專業人士提供許多的思考

陳明仁著作

腳底按摩百科圖典 93年6月

第一本全彩的圖典,將腳底按摩以百科全書圖典的形態,深入淺出的編排方式將足部反射區的位置與手法,作成索引,並將手法操作的按與摩的技巧,對症處置的方式,提供消費者在使用時查詢方便性,提供專業人士對診斷的思考


icon-foot_ff 足健法的未來發展:

1. 組織的教育──
 a. 專業人員:具有職業道德的足健師必須不斷自我提升,持續吸收專業知識,以維持為消費者服務的最高品質,否則,缺乏專業度的足健師一定會被市場淘汰。
 b. 消費者:必須學習與建立正確的足健法觀念,以獲得正確的引導,如此一來,自身才能夠獲益匪淺,接受真正有效的腳底按摩治療,也避免因為無知而上當受騙,得不償失。

2. 市場──
 a. 國內市場持續成長:希望足健法形成價格穩定的商品,帶動此行業的穩定發展,擴大市場。可以透過組織健全的職業工會,來建立合宜的發展機制,以確保市場的穩定性。
 b. 國外市場回流:希望藉由政府宣導與民間力量的結合,促使足健法成為外國觀光客來台參觀旅遊時,非得親身體驗不可的觀光資源,使足部健康法成為台灣特有的地方名術、與眾不同的文化資產。